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208章传旨进医嫁  (第1/2页)
    第208章传旨进宫    第208章传旨进宫    凌青菀这个决定,不管从哪个方面,不管对谁而言,都是最好的结果。    当然,这个决定必须由她自己提出来。    安檐明明是知道的,但是他不能说。    每件事、每句话都有专属的立场。    站在卢九娘的立场,她说出来,这件事就变得十分完美;可是,安檐却没有资格去建议,一旦他先提出来,最好的结果,就会变成卢九娘的心结。    安檐并不是觉得卢九娘小气或者偏执,他只是将心比心,替卢九娘设想。    有些人不懂这种技巧,就会好心办坏事。    而安檐,他是了解的。    “不,对你,我还是会迷茫。”安檐说凌青菀已经走到了他身边,凌青菀下意识心虚,反驳说“我不知自己能否没有任何负罪感,全心全意走到你身边”    “会的!”安檐笃定道“我有耐心等你!”    他深深吻住了她。    他在唇齿之间,呢喃着九娘二字,似乎在不停的提醒她,他知道她是谁,他知道自己的心意,他没有半点混乱。    凌青菀也想起他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,拒绝称呼她为“菀儿”,从那时候起,他就知道自己的心意。    他爱卢九娘,他没有将她和菀儿混为一谈,他极力去证明他的情谊。    只是凌青菀误会了他,以为他嫌弃她。    现在想起来。她心里颇为感动,好似有阳光照在她的心湖,湖面波光粼粼,涟漪四起。    她的心,微微荡漾。    凌青菀终于伸出手,搂住了安檐的腰。    她朝安檐走了一步。    正如安檐所说,她既然答应留在凌青菀的身体里,就做好了准备,放下一切和他相恋,走向他!    这只是时间的问题。    两人静静相拥良久。    “我大哥他还是要去扬州做官吗?”凌青菀问。“既然我不走。你无需退亲,他们不必去扬州。”    “你觉得呢?”安檐反问她“你觉得他们是去扬州好,还是留在京里好?”    凌青菀就沉默了。    大哥没有任何功名。趁乱去扬州去知府。这么高的官位。是平常难以得到的。    现在朝中乱成了一团,各派纷争,皇帝时日不多。    等到了明天。皇帝上朝会宣布,着越王和纪王府的四太尉入宫念书,到时候又是掀起一场轩然大波。    任何人都知道,皇帝是选皇储了。    将来的皇位,他会禅让给兄弟。至于是越王,还是四太尉,他不说,等着朝臣去猜,去争!    这样,会越来越乱。    对皇帝而言,他没有能力掌控一切了,唯有搅乱朝堂,他才有机会趁乱摸鱼;对官员而言,这是场浩劫。    这个时候,凌青城去扬州做知府,没人会说闲话,他们实在无瑕旁顾了。    “去扬州好!”凌青菀说。    这是为了凌家的前途。    机会往往稍纵即逝,若是不抓住,下次就难遇到了。    凌青菀觉得,这次是凌青城的机会。以后,景氏再也不用为了大哥的将来担心了。    而陈七娘和她身后的陈家,也有了个依靠。    “既然你也同意了,青城的事就不会更改。”安檐道“你不要担心,我并非一个固执的人。将来,我会去扬州给你盖间房子。    你愿意在京里住,你就在京里住;愿意去扬州避暑或者散心,就去扬州。这样,岂不是更好?”    凌青菀点点头。    做了这个决定之后,她的心情好了很多。    好似一切的阴霾,都驱逐出去了。    到了九月二十,凌青菀就听说,皇帝带病上朝,想让越王和纪王府的四太尉学习管理朝政,以后皇帝龙驭上宾,越王或者四太尉会有一人继承大统。    果不其然,朝中顿时吵翻了天。    甚至有朝臣让皇帝收回成命,在大殿上撞柱子,撞得头破血流。    当然,并没有撞死。    朝臣说什么的都有。    但是,皇帝没有看任何人的奏折,没有听任何声音。    越王十九岁,四太尉十一岁,很多人觉得他们俩实力不同。所以,更多人觉得皇帝会选择越王,不过是拉上四太尉,想要掩耳盗铃,免得朝臣只攻击越王。    纪王府只是挡箭牌。    只有安家知道皇帝的打算。    到了九月二十一,天气晴好,秋高气爽。    景氏庭院的丹桂树,也是今年春上栽种的,却有五六年的样子,是老树挖过来的,涨势颇好,开了满树的娇黄嫩蕊。    风一吹,花瓣全部就落了,纷纷扬扬洒落下来,地上似云锦绚丽。    “娘,晋国公府老太太那边,生病如何啦?”吃早膳的时候,凌青菀问景氏。    景氏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