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2章人民称之谓 (第2/2页)
兼官吏,也是直接间接参加东林党的人物。 明代中叶桐城学术大兴人才迭起,先有何唐,童自澄,方学渐等结社讲学,继有方以智,钱澄之等著名学者兴办学馆,传播各种学说,讲述各种文论。 明世宗朱厚骢(公元1507-1566年),嘉靖皇帝1522即位,在位45年,因服丹药而病死,终年60岁,葬于永陵(今京北十三陵)。陆炳(1510-1560)字文明,平湖人。 祖⽗墀,以军籍隶锦⾐卫,⽗松袭职。其⺟为明世宗啂⺟,炳幼小从⺟出⼊宮噤。嘉靖十一年(1532)中武进士,授锦⾐副千户,⽗卒袭指挥佥事,进指挥使,掌南镇抚事。 十八年,随驾南巡至卫辉(今河南汲县),夜行宮失火,炳冒烈焰背负世宗脫险,因而得帝宠信,升为都指挥同知。掌锦⾐卫事。 未几,擢都督佥事,又以缉捕功,升任都督同知,炳为扩充权势,明里巴结阁臣夏言,严嵩,暗中又设计除之。炳曾捶杀兵马指挥,然帝宠而不问。御史劾陆炳不法诸事,夏言拟旨欲逮治,炳怀恨在心,勾结严嵩害夏言致死。 后大将军仇鸾得宠,与严嵩争权,陆炳在帝前揭仇有虚报战功,阴谋不轨,帝即收仇敕印,仇鸾忧惧而死。因揭发有功,官至太子太保兼太子太傅。三十三年,值內苑,与严嵩,朱希忠等共侍事。 三十六年,炳弹劾司礼中官李彬等3人侵盗工所物料营建坟墓如帝王规模,3人被论罪处斩。 不久加太保兼少傅,仍掌锦⾐卫。其笼络豪恶吏为爪牙,凡富人有小过,即收捕并没收其财产,积资数百万,营造别宅10余所,庄田遍四方,权势倾天下。胡宗宪,字汝贞,号梅林,安徽绩溪县龙川(今坑口村)人。 嘉靖十七年(1538)年进士,授山东益都令,屡决悬案,平反冤狱,获朝廷嘉奖,晋3级。 后任杭州知府,修整西湖,扩建岳坟。嘉靖三十二年,歙人汪直,徐海,陈东海据5岛作乱,煽引倭寇sao扰东南沿海。 三十四年宗宪任浙江巡按御史,旋提为总督,总制7省军务抗倭灭寇,召徐渭,沈明臣,茅坤,文徵明为幕僚,以俞大猷,戚继光,卢镗为大将。制定,“攻谋为上,角力为下。”和“剿抚兼施,分化瓦解。” 策略。转战江浙,每役躬擐甲胄,指授方略。三十六年斩徐海,俘陈东,降汪直,断倭寇之內应,又数年,弭平倭患。 宗宪以战功获得殊荣,官司至太子太保,兵部尚书,并加少保。嘉靖四十一年,因南京给事中陆凤仪劾宗宪为,“严党”而⼊狱。世宗对群臣说:“宗宪非严党,朕拨用八九年,人无言者,自累献祥瑞,为群琊所嫉。” 是于获释。第二年,御史汪汝正以宗宪付严嵩之子世蕃手书中有,“自拟圣旨。”罪劾胡,重⼊狱。 在狱中愤然上书数千言,出发“宝剑埋冤狱,忠魂绕⽩云”的慨叹,世宗怜之,久未定其罪,嘉靖四十四年瘐死与狱中,张时彻(1500年…1577年)是鄞县布政张家潭人,明朝嘉靖二年(1523年)进士。 在官场上,他也是个一三起三落的人物。历任过礼部主事,按察副使,左布政使,右副都御使,巡抚,后最出任南京兵部尚书,成为堂堂的朝廷二品员官。但张时彻在尚书的职位上任期仅一年多时间,就遭弹劾而辞职。 他回宁波后,谈诗论文,著作甚丰。60岁生⽇时,左都御史鄢谋卿出资为他建起了这座宏伟而精致的牌坊,以彰其功德。胡宗宪以阿附赵文华,由浙江巡抚按升为总督。 嘉靖三十五年(公元1556年)倭患⾼嘲时期,胡宗宪统辖各地主客兵二十万,(注36)以如此庞大的军力和众多的将吏,却不主张武力剿倭,极力主张诱降。 为因胡宗宪害怕与倭寇战争失利获罪,失掉搜刮民财的权利,时同,诱降巨魁又可掩饰赵文华欺骗世宗的罪过。胡宗宪借御倭之名,多方搜刮,聚敛财富,题增款派,漫无稽考,民人称之谓,“总督银山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